王祎乾 
 
    
语序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。它的变动可使词组或句子具有不同的意义。古往今来,一些人因巧用语序而为后人津津乐道。
    
1853年5月,太平军将领赖汉等率战船1000多只,沿长江西上,在江西痛歼曾国藩的湘军。曾国藩令其幕僚写战报上报朝廷,要求补充粮饷。其幕僚在战报上写了“臣屡战屡败”一句。曾国藩看后极为不满,提笔改成“臣屡败屡战”。这一变动,贬意顿失,不堪一击的败将俨然成了百折不挠的“英雄”。
    
清代江苏有个姓李的讼师,专替人打官司。有次他接到一个案子,一位姑娘被邻居的一个无赖越墙逼奸,勒下金镯逃去。不久无赖被捕,姑娘写讼状时,不想写逼奸的情节,但又要将无赖置之死地,该怎样写?想来想去只写了“揭被勒镯”四个字。讼师看完讼状说:“‘勒镯’那能定成死罪呢?把字倒一下,变成‘勒镯揭被’吧。”讼状一递,果然无赖被处极刑。有人不解其中奥妙,便问讼师。讼师答道:“‘揭被勒镯’是说揭开被子去抢镯子,目的在于勒镯,揭被作为手段不过为取财而已,这不能构成死罪。把话倒一下,就成了抢走镯子还去揭被,那么罪行就大了。因为‘勒镯揭被’重点在‘揭被’,即人家就会想到奸污其身了。”
    
历史上还有巧用语序救人性命的事。1949年9月,云南解放前夕,大批军统特务窜入昆明,抢杀进步学生并逮捕了90余名爱国民主人士。正在准备起义的国民党云南省府主席卢汉打电报给蒋介石,为被捕的民主人士开脱、说情。蒋介石回电是:“情有可原,罪无可逭”。“逭”意即逃避。卢汉知蒋决心要杀这批民主人士,十分焦急。他把此电文拿给协助他筹划起义的李根源先生,征询办法。李先生看后,微微一笑,提笔将电文语序改成“罪无可逭,情有可原。”在昆明的军统特务头目阅读电文后,以为蒋介石“恩威并举”,既要镇唬一下民主人士,又要笼络人心,于是对90余名爱国民主人士手下留情。

      (若不对口,烦请转发相关编辑之信箱。多谢。)

        邮编:722307  陕西省眉县营头粮站:王祎乾
        电话:13991746011    E_mail: [EMAIL PROTECTED]
             2002.2.1   
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Info-cvs mailing list
[EMAIL PROTECTED]
http://mail.gnu.org/mailman/listinfo/info-cvs

Reply via email to